文章出處: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11/new/jan/5/today-article1.htm
【自由時報 莊芳華 】2011/01/05
彰化縣芳苑鄉芳苑村的蚵農利用退潮時,駕著牛車在潮間帶採集養殖的牡蠣。 (記者廖振輝攝)
台灣中部西海岸的潮間帶,沒有東海岸峻峭的巨岩、澎湃的大浪,也沒有南部海岸迆邐綿延的沙灘,這裡布滿沉積淤泥,地面呈現濃稠的褐色,海水也不是一般人習慣認定的藍色,而是被河流所帶來的有機質染成淡褐色。這樣的景觀,在遊賞人的視覺中,似乎覺得不夠絢爛,因此,不曾躍上台灣流行的旅遊景點。
但是,上蒼賦予大地的雨水與雪水,從山巔穿過濃密樹林,一路挾帶了肥沃的有機壤土,順著台灣第一長河濁水溪,奔走過寬闊平原時,河床以扇形狀大大開展,在回歸海洋之前,沉積了這裡豐饒的泥灘濕地。
這裡,全台灣面積最廣闊、淡、鹹水交混的海岸濕地,看似不起眼,卻孕育無限豐美的生機,是國際保育專家眼中的重要瑰寶。這裡,從鹿港福鹿溪水道以南到濁水溪出海口之間,滿布潮間帶與海埔地,到處都是泥灘、沙丘、水澤、草澤、紅樹林,各種浮游生物、蛤類、蝦、蟹、泥沼魚類、各種留鳥、候鳥……自成一個結構完整的生態系。
這裡的潮間帶是漁民的「海田」,世代以來,他們在這裡「種作」。蚵農稱自己的工作是「種蚵」,而不是「養蚵」。趁著海水退潮時,他們在潮間帶架設起「蚵棚」,懸掛空蚵殼,起潮時,海水漫過蚵架,浮游中的蚵苗,就會自動來附著、生活。海域豐饒、海水潔淨,蚵苗就會自然健康成長,蚵農只要等著適當的節氣,就可收成,我們就會有鮮美肥腴的大餐可以享用了。
台灣的沿海養殖已經有三百年歷史了,1979年之前,海岸尚未遭受大量工業廢水污染,養殖業極為興盛,不只供應內需還能輸出,為國家的發展創造出非常大的經濟產值。但是這些年來,工業急速開發,政府卻忽略環境保護的重要課題,放縱海岸線污染嚴重,今日的近海養殖事業,已經喪失了當年的榮景。沿海漁民只能養蚵、蛤、紅樹蜆,還有在潮間帶採集自然生長、可供食用的貝類:如玉螺、鐘螺、環文蛤、馬珂蛤、魁蛤等。然而,目前還是足以提供廣大農漁民及無數在地美食商店的家庭,穩定的生計。
留住這片孕育生機的海域
潮間帶的浮游生物,供養近海魚類,近海魚類是遠洋魚類的消費先驅,淤泥海岸是孕育大洋生機的溫床,多少魚、蝦、蟹的小苗在這個溫暖的海域孕育,這裡是生態食物鏈的開端。但是,台灣的政權與多家私人財團,為了達成其經濟利益的目標,不把如此重大的生態倫理看在眼裡,少數人急功近利一意追求的好處,就可以把廣大人民共享的福祉,視之如敝屣嗎?
當我們從紀錄片中看見台塑廠把含汞污泥「跨海」運送到人民生活困苦的柬埔寨,污染當地純淨環境,造成不少人汞中毒時,肇事的企業主心中有絲毫的愧歉感嗎?他們憑什麼可以糟蹋那麼大片純淨的土地和當地人的健康,而心安理得呢?身為台灣人的我看見影片的報導,都感覺非常羞愧,也認清了這些「跨國」財團的企業主子,「優雅面容」背後「沒良心」的恐怖真相。
有一種支持國光石化開發的勢力,當著大眾媒體公開說:「反國光石化」的人,是接受了其他石化業者收買,故意來鬧場的。國光石化集團對「反對者」敢如此惡言栽贓,印證了他們為達目的,無所不用其極的邪惡本質。
另一種看似「理性」的質疑,竟然要求反對國光石化者,提出願景方案,這是何其可笑的要求,拒絕任何糟蹋和破壞,還需要提出什麼具體建議?
我們很簡單,反對國光石化設廠,就是要留住生態的美好,沒有其他理由。驅趕石化集團惡靈,也絕不會要求國光石化公司,到其他縣市、或其他「落後」國家去設廠。政府的組織,設有城鄉發展署或處,國土與區域永續發展的規畫,本來就是政府的責任,憑什麼指責這些懷抱環保意識的人呢?
我們的政府,長年以來寧願投注龐大人民稅金,支援財團、強徵民地、占用國家資源,開發各種空殼式工業區,犧牲在地人的生活福祉,拚出財團的經濟利益。卻不願意多花心思,輔導在地居民,讓在地特色、在地產業、在地資源,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,獲得永續性的發展?而在地經濟的發展,政府豈能把責任推卸到我們身上?
讓人民成為台灣最大的財團
不過,我們確實有長遠的願景。反對國光石化開發的民意,從在地居民到整個文化界,已經沸沸揚揚。長年來一直為守護彰濱海域而努力的彰化環保聯盟,發起搶救白海豚,全民來認股的國民公益信託活動,要把政權與財團聯手壟斷、占有的土地權,買回來。
國民信託運動,早在1895年,英國人就達成了許多成功的案例,陸續有大面積的森林、沼澤、野生動物、歷史建築物、工業史蹟、村庄、運河、鐵路、磨坊、穀倉……等等人類的文化遺產,都在國民信託下,受到良好的保護。根據報導資料顯示,今天若我們走訪英國各地,每開車四十分鐘,就可以到達一處由英國國民信託所保留下來的文化遺跡,這的確是文化國度的驕傲啊。
我們鄰近的國家日本,在1990年,也開始由人民自發性推動國民信託運動,適時保護了傳說中的龍貓森林,免於遭到惡質開發的命運。台灣社會,是否也能仿效這些文化思維進步的國家,成就台灣第一處濕地保育的國民信託活動,要看看政府有沒有誠意與遠見?
民間發起的守護白海豚認股活動,第一階段要買下200公頃,台灣白海豚迴游廊道,已有超過三萬人認股完成,第二階段目標要買下800公頃潮間帶生態系,募股行動正在進行當中,接著將進入第三階段,再募集股分,買下周邊1000公頃的泥灘濕地。每個人「一股」,讓人民成為台灣最大的財團,透過共同關懷的力量,買回生態價值,不容許政府賤賣我們的寶貴資產,供少數財團來糟蹋。
2010年11月6日,有來自台灣南北各地,守護白海豚的股東們,來到芳苑、大城之間的國光石化預定地,舉辦第一屆股東大會。一整天的活動,眾人以蚵殼排出白海豚圖案,村庄傳統的戲台上,有詩歌朗誦、樂團演唱、蒸煮當地農民生產的花生、碳火烤鮮蚵共享用,還有親愛的大黃牛拉著牛車,載我們深入靠海的潮間帶玩賞,這是漁民用牛車拖載滿車鮮蚵回家的道路,如此溫馨的景象,在台灣其他地方已經非常罕見。
那一天,我們把心中懸念的憂慮暫時擱著,盡情享受這裡的美好,這裡的寬闊,解放了人性的制約與束縛,海洋賜我們滿眼悠遠的閒散。那一天,漁村的商家生意興隆,烹煮蚵、蛤的小吃店更是熱潮滾滾,漁民親切開心地說道:要常常來玩啊!
是的,我們也希望台灣的經濟發展更富庶,我們也覺得台灣社會,長期冷落小漁村居民的生計,是不公平的。但是,政府如果願意讓經濟發展的「策略」轉個彎,珍惜漁村既有的傳統特色,進行深度營造,同樣可以創造出環境與經濟兼容並蓄的永續生機。
為了搶救白海豚,認股而成為濕地股東的朋友,雖然在現實生活的「經濟利益」階層並不高,但是,這裡的清風、招潮蟹、泥灘濕地、白海豚、海洋、落日,都是我們股東的資產,因此,我們是富有的。當國光石化公司體認到多數人民保護濕地的意志,願意從這裡放手,白海豚股東會還要繼續運作下去,透過召開股東大會,建立起民主機制,建立起濕地信託的細部工程,把我們守護海岸線的「夢想」,轉化成可以具體營造、可以永續發展、可以實踐的「理想」。
台灣社會,如果能建構合理、公平分配的社會福利制度,我們的生活水準真的不窮。呼籲政府單位中的「能人」腦筋轉一轉,減少重污染工業的開發,朝向多元文化創意產業之發展,像芳苑、大城這樣尚未大肆開發的偏鄉,如果能多投注實質的規畫,善加輔導、推動綠色無毒農漁業生產,建立安全合理的消費網絡,讓年輕人重回家園,帶動蓬勃生機,讓逐漸沒落、可能消失的農漁村文化特質,煥發新的光采,這才是拚在地人的經濟,而不是拚少數財團企業主的經濟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