捍衛學術言論自由 反對鴨霸財團欺壓研究學者

2010年8月25日 星期三

中研院院士看濕地保育-從紅樹林保育到八輕建廠爭議

文章出處: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10/new/aug/17/today-o7.htm
周昌弘(作者為中央研究院院士,現任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)
2010-8-17

1980年台灣保育界掀起一個為植物請命的保護運動「淡水竹圍紅樹林保護」。原因是當時台灣省土地開發公司計畫在淡水竹圍的60多公頃的紅樹林沼澤地上建造8,000戶國民住宅。換言之,政府要將淡水竹圍的沼澤溼地上的紅樹林全部砍掉,以利興建住宅。植物學界及環境保護學界聞之,莫不恐慌。大力地推動保護國寶級的水筆仔(Kandelia candle)紅樹林。當時全國三家電視台一致不停的報導,學界也撰文聲討。本人當時也發表了不少文章在中央日報副刊、科學月刊上,海外的學者也聲援,國內也召開很多次討論會,甚至行政院也舉辦了公聽會。經各方的努力與協助,如:文建會、環保局、觀光局的支持,終於在孫前院長運璿先生的指示:「紅樹林成長地區應予保護」下,此片綠油油的紅樹林終於被保住了。如今,淡水線的台北捷運路經竹圍地,也設了「紅樹林站」,這站使全國民眾扶老攜幼的都能來觀賞紅樹林生態,紅樹林上的候鳥、白鷺絲及許多保育類鳥類都能棲息該處。我曾引用滕王閣序的一首詩「落霞與孤騖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」讚美此景。如今這片海中綠森林成為全國環境教育、生態教育、研究及生態觀光最佳去處,這無價之寶,豈能與蓋8,000戶國宅相比。我們很慶幸地當時的最高行政長官孫院長作了睿智的裁示,使竹圍紅樹林的保護,成為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的保育典範。

然而,另一個有幾千公頃的彰濱溼地也是珍貴白海豚的最佳棲地,也是水產養殖業的天堂,年產的文蛤、牡蠣等生產力居全國之冠,是農漁民賴以為生的地方及供應全國海產的文蛤、牡蠣的重鎮。若被開發成為重工業地區,則農漁民之生計及國人享用乾淨、無污染的海產將從此消失,這是何等不幸!有關六輕石化工廠帶來的汙染,耗能及消耗大量水資源,已有很多報導,不必再重複贅述,但若這片溼地蓋了八輕則此濕地消失後,再想恢復是絕對不可能的。尤有進者,蓋了八輕,不但日後會造成環境污染、水資源短缺,對雲林、彰化地區的農業生產也將造成危害。蓋八輕所得到的利益是企業的利益,不是全民的利益,對當地只有留下污染。台灣應發展高科技低污染的工業,而不是高污染、高耗能及高耗水資源的工業。八輕工廠帶來大量CO2的排放將是未來全國排碳量之四分之ㄧ,如此巨大的排碳量,豈是符合馬總統「節能減碳」的政策!

全世界溼地(Wetland)自古以來都是人類棲居賴以生存的地方,所有的溼地被認為是基礎生產力最高者(9,000 Kcal/m2/yr),比起農地,森林地的基礎生產力(2,000~3,000 Kcal/m2/yr)高出3倍以上。溼地的功能有十多項,其中最重要者如:協助調節洪流、吸收及儲存CO2、保護海岸、儲存上游養分、保存沖積土、淨化水質及清除污染物、孕育水資源、保存生物基因庫、保育野生動物及棲息環境,豐富自然景觀、提供休閒旅遊及調節區域生態系等。故國際仍以濕地公約來保護。台灣的溼地或濱海地區因工業或城市的發展已漸消失。我們不希望只有水泥叢林,只能接受煙囪所排放出的汙染物,而失去原有之青山綠水、乾淨的空氣及無污染的農產品。美麗之島的台灣,豈能在我們這一代斷送。

我提到上述二個溼地,無非是要國人認識溼地的重要。溼地不只是因為河流流過的地方,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棲所,人類文明的發源地。以今日永續發展的角度看,溼地擁有豐富的生物資源,擁有溼地,人類可以永續的生存,喪失了溼地,生物多樣性將逐漸滅絕,農業、水產養殖業也隨之消失。石化的產物能取代糧食嗎?沒有農作物,人類怎能存活?只有永續的生態,才有永續的經濟,也才有人類的永續。最高當局不要空喊節能減碳,但相反地卻在製造大量的溫室氣體。這樣倒行逆施、一意孤行,豈能為全民所接受?懇望決策當局慎思!懸崖勒馬!為全人類的永續發展而努力吧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