捍衛學術言論自由 反對鴨霸財團欺壓研究學者

2010年9月23日 星期四

石化業的損失與再思考


文章出處: http://udn.com/NEWS/OPINION/OPI1/5862580.shtml
【聯合晚報╱社論】

凡那比颱風的超大雨量使南台灣淹大水,農漁業損失不在話下。較特殊的是,由於水淹幾個工業區,園區內廠房機具全部泡湯,僅僅是高雄縣的大社石化工業專區就估計損失在15至20億元左右。

台灣石化業今年真是多災多難。七月間台塑六輕大火,民怨從麥寮一路燒向中央政府,約一周前六輕又傳出惡臭,導致周邊五校學生身體不適,台塑的回應是邀請美國專家團隊前來協助改善工安。籌備已久的國光石化,則受到從環保擴大至學界、文化界的民間團體抵制,業者和政府高層焦慮著這個龐大投資案的進退兩難。凡那比颱風又是一記重擊,很難想像一場颱風竟然讓石化業受創慘重。

石化業和周邊的環境關係出了問題,其間存在著微妙的因果關係。表面看來彼此毫無關聯的地方民怨、白海豚、淹大水等幾個因素,一時間看似卡住了石化業的發展,但其實都是由於石化業本身造「因」在先。石化產業需要巨量用水,在水資源吃緊的中南部地區,政府不得不以建攔水堰、增抽地下水等方式因應,甚至填海造陸。國光石化營運後,預估每日40萬噸用水量,比彰化一日的總民生用水量還高,難道不會惡化現今已很嚴重的超抽地下水引致的地層下陷問題?各界檢討去年莫拉克風災的嚴重後果,都指中南部遇雨就淹,淤沙、地層下陷是重要因素,但究竟何者是禍首關鍵?

如今各方把石化業者當成箭靶,也未盡公平,畢竟是政府產業政策和優惠手段在前,等於用公權力將社會資源補貼給業者,卻也使得業者低估了真實成本,增添了高利潤的誘因。這種政商共生的利益關係,是至今不管哪一個政黨執政都未能清除的大黑洞。

如今民怨湧現,政府感受選票壓力,業者則面臨改善工安、應付環評要求、環境壓力反撲等挑戰,石化業真實的業者成本和社會成本才剛要開始浮現哪!多災多難的這一年,石化業面臨的損失其實是本來就應負擔的成本,希望這是促成政府和業者重新檢討產業方向的時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