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文出處:http://www.coolloud.org.tw/node/52689
2010/06/14 苦勞報導
孫窮理 苦勞網特約記者
責任主編:徐沛然
彰化、雲林地區沒有地面的大型水利設施,過去依靠豐富的地下水資源供應農業與民生用水,但是近年來,地下水位急速下降,使彰、雲已經成為全國地層下陷最嚴重的區域。而包括國光石化、台塑六輕四、五期、彰濱工業區、中科四期、二林精機…等大工業區都選擇這裡落腳,而國光石化的用水量(40萬公噸/日),已經超過全彰化縣民生用水(36.6萬公噸/日)的總和,這樣一個高耗水的產業,要座落在這個水資源供應上,捉襟見肘;地層下陷又如此嚴重的地區,是不是適當?
引用文章來源:http://www.coolloud.org.tw/node/52689#comment-19450台灣地層下陷地區圖(資料來源:中區水資局)
以上這個問題,看起來應該是工業區設置的時候,必要思考的問題,但是,在6月10號的國光石化環評專家會議中,問題卻似乎簡化成「如果國光石化要設廠,水從哪裡來?」,而且這一個問題,還是由政府負責水資源的機關代為回答。國光石化環評,用水計劃是由經濟部中區水資源局提出,這一個邏輯,首先就遭到專家小組成員、前水利署副署長吳憲雄質疑,他認為,水是公共資源,但是也沒有規定民間不可以開發,為什麼國光石化用水,要由政府來幫忙想辦法?「如果國光石化要用水,請自己去想辦法」吳憲雄說。
不過,國光石化還真的有「自己想辦法」,會議中,橫生出一個「濁水溪攔河堰」的計劃,這個連環保署都沒有收到內容,連主席李育明都表示手上沒有資料的計劃,要在濁水溪下游自強大橋附近興建橡皮壩、豐水期取用15.5萬公噸/日的水,要提供國光石化初、中期,在大度溪攔河堰完工供水之前的需要;不過,這個計劃,馬上又引起吳憲雄的質疑,吳憲雄說,在「濁水溪欄河堰」上游,同屬濁水溪流域的集集攔河堰,每年在4到11月都沒有水權(為了維護下游河川生態穩定與平衡,河流中引水設施,都有一定引水量)可以取水,假如集集堰都沒有水權,國光石化又怎麼知道自己可以取到水?
資料來源:《集集攔河堰最佳引水與河川生態流量之研究》,蕭政宗、吳富春,第十四屆水利工程研討會。
對於這樣的質疑,現場提出計劃的國光石化人員,乾脆來個默不吭聲,主席李育明於是裁示「那這個問題今天不要討論好了」,不討論,那麼要討論什麼呢?
目前,光是彰化縣境,彰濱工業區已開發的部份,每日需水3.6萬公噸/日,還要再開發2.2萬公噸/日;還沒有開發的二林精機1.6萬公噸/日,更嚴重的是中科四期15.5萬公噸/日,加上國光石化40萬公噸/日;如果加上隔著一條河的六輕四期36.2萬公噸/日、六輕五期13萬公噸/日。
相關的水利設施,大度溪攔河堰,二階段環評中,鳥嘴潭人工湖還沒有提出環評計劃、湖山水庫目前行政訴訟中,這些都是空想出來、還在紙上作業的水源,要供給出那麼大的供水量,不然就是國光石化蓋好了但是無水可用,不然就是官方早已經預設立場,環評沒有什麼好評的、訴訟也沒有什麼好打的,反正水一定得生出來。
彰雲地區大型工業區與水利設施(製圖:孫窮理)
地球公民協會副執行長王敏玲批判,國光石化二階段環評用另一個二階段環評中的水源做水源,這十分不合理,而中部地區的開發案那麼多,與水資源相關的議題又那麼複雜,根本就應該把整個中部水資源問題整合起來,再做一次政策環評,在水源無著的情形下,這些工業區不斷「調度農業用水」,根本是在用「毀農」的方式搶水;雲林縣環保局也指出,光在雲林,六輕在枯水期每天調用30萬公噸水,造成枯水期農田的溝渠裡都沒有水,農民要是自己開發水源,又會觸法。而這樣的水源調度、勢必再造成彰、雲地區地層下陷的問題愈來愈嚴重。這就是工業區「要水」,管理水資源的國家機構就得「給水」、而不是就整體水資源問題進行評估所造成的結果,六輕任意調度農業用水還不夠,前年超量引水,環保署也只得買單認帳。
要取水的水利設施,都是另外的案子,不能在這裡討論,「專家會議」找了一堆技術專家來,卻面臨沒有東西可以討論、只陷入原則問題的辯論上,這就是環保署所謂國光石化有歷年同一案件「議題最多」、「動員最多學者專家」的專家會議的真相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